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

孟買的象島石窟




象島石窟的《濕婆三面像》,刻劃了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。象島位于印度孟買東南約九公里的阿拉伯海小島上,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紀。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初抵此島,見到島上有一頭石雕大象,所以稱作「象島」。如今這座雕像已被移至孟買市區的Dr. Bhau Daji Lad 博物館的前庭。 象島有七座石窟神廟,大多是由岩石外部向內開鑿,規模宏大,猶如地下神廟。洞窟內的雕刻題材多與印度教有關,是印度石窟藝術的代表作之一。神廟奉祀的主要是濕婆神,故石窟雕刻多是表現濕婆神的傳說故事和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,有勞動和愛情的藝術作品。除濕婆神外、也包括守護神、仙女、飛天等雕塑。 最大的一座石窟神廟,建於七世紀。在石窟的門廊兩側與窟內的天然岩壁上,共有九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,刻劃了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。其中最著名的是深鑿於大殿南壁中央的巨型胸像《濕婆三面像》,高約五點五米。 一如印度的許多神祇,濕婆神能夠改變祂的形相,祂有時具有五首四臂,以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。祂的膚色很淺,非常美麗,額上長著第三眼,濕婆神震怒時,這隻眼睛能釋放出可怕的力量。 《濕婆三面像》分別象徵宇宙創造、保存和毀滅的永恒變化。右側一面為女性,手拈蓮花,恬靜優美,呈現溫柔相;中間一面是笈多佛像,手托淨瓶,頭戴寶冠,呈現冥想相;左側一面是男性,手握毒蛇,狂暴猙獰,呈現恐怖相。 至於南壁東側的《濕婆半女像》,半男半女的造形奇特而優美。北門廊側壁的《舞蹈的濕婆》,舞姿極富節奏感。 濕婆神受到廣泛愛戴,因為死亡不過是創造的循環,事物不斷衰敗與再生,就好像冬去春來一樣。因此濕婆神亦稱為Mahadev,意思是毀滅者,同時是復生者。可惜部份雕像被當年的葡萄牙統治者胡亂開槍破壞。但整體而言,象島石窟值得一看。如今象島石窟對遊客的吸引力,已高於孟買市本身了。

沒有留言: